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
浏览次数: 日期:2013/9/4 14:21:31 作者:飞进物流---散货运输部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8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明确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金融体系的重大改革”,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仅是对贸易制度和投资体制的开放,更是一场新的关于要素市场开放、政府简政放权、监管思路改革、国际金融贸易融合的综合性改革,“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开放促改革的重大举措”。
或将意味我国新一轮改革发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围绕国家战略,先行先试,被视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从地域范围看,自由贸易试验区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共计28.78平方公里,涉及对外贸易、保税区、实际投资、金融投资等四个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前面冠以“中国”两字有深刻含义,即其是国家级的、对我国改革开放发挥示范作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如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得成功,将意味着我国新一轮改革的发端,其意义重大”。
从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看,金融与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及国际化的推进、离岸金融市场交易等一系列金融对外开放的措施,被认为是未来的努力方向。受访学者表示,如果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对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意义重大,甚至将引领中国金融业新格局的形成。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逐步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与海外资本和市场对接的窗口,这将进一步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
《上海经济年鉴》主编张兆安认为,金融、贸易、航运等可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领域予以突破。金融方面,可以着重进行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探索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试水,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以及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等。贸易方面,可以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航运方面,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并且加快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散和中转功能。
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自由贸易试验区蕴藏了极大的商机,贸易、商业、投资、金融等各个领域都将成为投资的热土。可预见的是,一大批企业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企业的集聚会带来资金、人才的大量集聚。黄泽民认为,废除投资审批制、实现投资自由化成为很多企业期待的制度变革。
张兆安同样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仅需要率先探索高标准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路径,同时需要对传统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难点主要在于能否实现制度创新,尤其是能否真正简政放权、减少和消除过度管制。张兆安提议,为此可以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尝试改变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强势管理模式,为此,黄泽民建议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由政府事先公布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凡是清单中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任何事情都要政府批准”的“正面清单管理”模式。自由贸易试验区应该“立法在前,行动在后”。
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在上海进行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这项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各项工作的影响大、难度高。国务院要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黄泽民认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在于,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创造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张兆安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方面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另一方面还需要同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家战略相结合
上一篇: 上海自贸区:中国外贸跃上新台阶